出钱又出地,柘木汉子为TA痴迷20多年

前不久,柘木乡开了一间农家博物馆,里面收纳了涉及石器时代、汉、隋唐、宋、明、清等多个时期的1000多件藏品,供大家免费参观。而这间农家博物馆的主人其实是一位普通农民,也是当地的乡村医生赖晓平。

他为何要自掏腰包,还拿出自己的私人住宅,办一间农家博物馆呢?

“办博物馆很有意义,让更多人了解监利的历史和文化。”这是赖晓平的初衷,也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理想和信念。

监利境内有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迹,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多年来,文物部门多次在监利市白螺镇狮子山及柳关等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痴迷民间文化的赖晓平,数十年节衣缩食,收集到数千件地方文化遗存及大量民俗藏品,经多方努力,利用自家楼房建成了这间农家博物馆。

馆内分史前文化、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及民俗文化四个展厅。布展首先从监利白螺镇狮子山出土的远古化石开始,包括三叶虫化石、鹦鹉螺化石等。再按时代顺序延续,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砍砸器、刮削器等,再到赖晓平从狮子山新石器遗址废墟上搜集到的石器,包括石斧、石锛、石钺、石铲、石刀、石球、石镞等。同时还有原始陶器,陶质包括夹砂陶、红陶、泥质灰陶及白陶,器物有鼎、瓮、豆、杯、鬲、陶塑小动物、纺轮及网坠等。

赖晓平介绍,出自狮子山的这些石器、陶器,经武汉大学考古学博导陈官涛教授、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博士鉴定,均属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为大溪文化遗存。整个博物馆的布展,也是按照湖北省博物馆布展部主任余文扬制订的布展大纲实施的。

近现代展厅的器物也很丰富,都是赖晓平数十年来广泛搜集的。最有特色的是民俗文化展厅,其中的晚清雕花婚床保存完好,监利民俗文化特色浓厚,原配的绣花枕头、花铺巾、被套、绣花鞋等一应俱全,为地方古老婚俗留下了珍贵资料。

今年59岁的赖晓平是一名乡村医生,痴迷乡土文化的他,数十年来以守护民间文化为己任,经他挖掘整理的监利原生态秧田号子“啰啰咚”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2020年7月22日,《好人开讲》播出了赖晓平“保护地方民歌 延续祖先乡音”的故事。

此外,赖晓平曾先后向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捐献各类文物百余件,包括狮子山新石器时代文物、1911年“湖北省国税厅征收农民税赋凭证”“湖南省国民政府征收农民税赋凭单”、清代写本折子经《皇经》等。赖晓平还收集到了从清朝嘉庆元年到1949年湖北地方政府向农民增收田地赋税的票据400多份,这些票据作为湖北近现代财政税收的重要史料,已由武汉大学古代经济史及近现经济史博导张建民教授用于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