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这五年】农业升级 加速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回望“十三五”所取得的成绩,展望“十四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信心,鼓起勇气,迈向新征程。

2020年6月12日监利撤县设市。过去五年,监利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稳居荆州前三,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奖。与岳阳在湘鄂两省率先完成“跨省通办”,组织开展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等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捧回第二届湖北改革奖。连续三届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监利面点师、监利玻铝商成为国家级劳务品牌。

五年来,监利人民奋勇拼搏,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长江中游创新型中等城市和荆州市域副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监利这五年》之二——农业升级,加速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02

农业升级

加速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火火小龙虾

监利是农业大县,主要体现在面积大、产量高;市场主体多,产品丰富;生产组织模式优,效果好。

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兵介绍,监利紧靠长江和洪湖,水系发达、土地肥沃,耕地面积264.35万亩,其中农田212.05万亩,虾稻共作模式面积108万亩,是全国水稻第一县、湖北粮食第一县,2020年粮食总产129万吨,成功实现粮食产量“十六连增”。全市小龙虾销售达15万吨,加工储藏能力10万吨。

全市农业市场主体400多家,形成农资供应、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测土配肥、统防统治、机械收割、烘干储存、订单收购、原料精深加工等链条化服务模式。通过水稻全产业链服务,农民每亩节约成本约80元,提高单产50公斤,每亩节本增收 450 元左右。

近些年监利与部分高校合作,推出“双水双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亩平利润2500元,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得到群众认可,实现“粮食提质、龙虾增量、农民增收、生态安全”四重效益。在粮食提质上,虾稻米化肥使用量减少10%,是绿色生态稻。在龙虾增量上,小龙虾产量达到15万吨,高居全国首位。在农民增收上,每亩田小龙虾正常情况下平均增收1500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水稻高2至3倍。在生态安全上,相比只养虾减少养殖尾水污染,相比只种稻改良土壤条件。

刘兵认为,监利农产品加工集群初具规模,但停留在卖原材料的初级阶段,当务之急是要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监利作为农业大县,要向农业强县迈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投入与产出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监利现有“监利大米”“监利猪”“荆江鸭”“监利黄鳝”“监利河蟹”等5个地理标志商标,今后要在“监利大米”“监利小龙虾”等区域公共品牌之下,继续培育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同时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融入省级重点农业产业链,引进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由农业生产基地向制成品加工基地转变。

刘兵介绍,全市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推进第一批43个乡村建设。升级改造“四好农村路”,率先实施长江岸线管理员制,水环境考核长期处于荆州前列。每月常态化开展“全民清洁大扫除”活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垃圾处理、道路养护、绿化管理、渠道整治“四位一体”管养模式推广落实。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大面积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正在由一种身份变成一种职业,由种田谋生变成多元发展,由传统生产变成专业化生产。